科技春潮涌秦东 ——渭南市第三十二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侧记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2024-05-17 15:35
   为了扎实开展好第三十二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全面实施“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科普助力产业发展”。2024年新春伊始,渭南市就印发了《关于开展渭南市第三十二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对今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部署。同时,渭南市科协积极组织动员市县两级科学素质纲要成员单位、学(协)会和科普教育基地,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和不同人群科普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各类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志愿服务,让先进科学技术和优质科普资源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让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惠及更多的人群,全面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3月至4月,市县两级科素成员单位、学(协)会、科普教育基地按照活动总体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纷纷响应、踊跃参与,大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基层、走进田间地头,投身科技培训现场、投身科普活动一线,为宣传月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重点科普活动130余项,参与活动的科技工作者及科普志愿者达1700多人(次),惠及群众340多万人(次)。
       创新模式 “云课堂”科普服务显实效
       3月15日至4月17日,市科协根据各地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和群众实际技术需求,积极联合各县(市、区)科协,邀请相关领域农业技术专家、科技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业生产一线,充分利用渭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围绕猕猴桃、花椒、苹果、葡萄、酥梨等各地特色主导产业,在11个县(市、区)组织开展了十一场春季果园管理实用技术培训,现场为群众讲解先进科学知识和管理技术,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和指导,和群众面对面开展互动交流,了解群众技术需求,为群众解疑答惑,纠正群众认识和技术上存在的误区,并为群众开具切实可行的技术“良方”,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为了确保“云课堂”惠及更多的群众,全市科协系统及相关单位       积极行动,采用各种方式将“云课堂”开课时间、收看链接及回看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推送,以便更多的农民群众通过网络学习。“云课堂”受到了各地农户的热切关注,数以万计的农户利用闲暇时间在线上为自己“加油、充电”,持续强化自身产业管理水平,提升自身科学素质。
       截至4月底,11场“云课堂”网络点击量即达到209万以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扩大了科普服务活动覆盖面,收到了良好实效。
       围绕主题  特色科普活动亮点纷呈
       活动期间,市科协组织科普大篷车先后走进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等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科普巡展,具有声、光、电、磁功能的多件科普器材和展品吸引了几所学校2000多名学生关注的目光,学生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现场参观、动手体验,亲身享受科技带来的魅力。同时,市科协组织开展了“健康科普 你我同行”活动,通过展览、互动体验等不同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健康科普知识,倡导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为了响应渭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召,市科协积极组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在广场、社区和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场合积极宣传创建森林城市生态科普知识,动员渭南市中心血站等各个科普教育基地走进社区、机关及校园开展各类科普宣传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拓展科普宣传覆盖面。
       同时,市科协还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作为“科技之春”宣传月一项重点宣传活动。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宣传扎实有效,市科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渭南科普网、渭南科普微信公众号、渭南科普头条号等网络平台定期刊登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并制作了《关注食品安全 从拒绝过期食品开始》等公益宣传短视频,在渭南电视台、渭水之南APP、华山网及渭南科普头条号播出,累计点击量达30多万人次。为了持续扩大食品安全宣传覆盖面,市科协还积极组织各县(市、区)科协采用各类方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确保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无死角、有成效。
       面向青少年,市科技馆举办了“绿色地球行动”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馆内生态环保展区,让学生了解地球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组织学生参与环保知识主题竞赛、分组讨论,加深学生们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开展“飞天梦想”幼儿科普活动,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参观航天展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体验航天科技魅力、聆听航天知识。同时,市科技馆还组织开展了“筑梦航天”2024年全国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渭南市主题科普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一堂精彩的航天科学课送进校园,陶冶学生们的航天科技情怀,积极培养学生们的“航天梦”。
       科普惠民 全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3月13日,渭南市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在富平县庄里试验区举行,市级34家科素成员单位分别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及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将科普资源、服务资源向农村一线倾斜、向基层“重点人群”聚焦。
       活动中,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开展理论政策宣传、文化惠民、法治宣传、科技咨询、健康义诊等便民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29项,提供扶持项目6个、扶持金额共859.44万元,免费赠送物资4000余件(套)、价值22.13万元。当天的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周边500余名群众前来参观、咨询。
       2024结核病百千万志愿者校园行、“三减三健”健康科普知识宣讲和义诊服务进社区;2083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三贴近”技术服务春耕生产、培训农机手6000余人;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发放法律法规读本100本、宣传资料4000份;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大赛暨青少年科技创新展示,全市140多所学校299支队伍参赛;“科普进校园 知识伴成长”图书阅读推广、“科普进乡村 知识惠民生”图书进乡村为学生和农民提供各类科普书籍2000余册;“校园禁烟控烟”科普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科普宣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宣传月活动期间,市卫健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市老科协等单位分别组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志愿服务人员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充分发挥各自业务所长,积极为群众开展健康宣教、义务诊疗、信息技术、防灾减灾、气象科普、技术培训等形式各样的科普宣传和服务活动。同时,各县(市、区)也根据各自实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校园科技展演、应急科普、气象科普、国防教育、文化汇演及农民技术培训等特色各异的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各类特色科普活动的相继开展,为“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也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