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西岳华山以雄伟险峻、气势磅礴征服了世人的话,那么,华山西侧的仙峪则以清灵俊秀、阴柔之美,令人爱到“心窝窝疼”。
仙峪,秦岭七十二峪之一,是华阴境内最有名的峪口。古名仙谷,又名车箱谷。自然景观秀丽熨贴,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唯美的艺术画卷,历代诗人画家多入峪吟诗作画,唐代诗人常建就有“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的描述,画家称它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美女,也称其为“躺”在华山脚下的“维纳斯”。
仙峪激流
(一)
很多美丽的地方,都有着一个美丽的神仙传说。仙峪也不例外。
据《西岳华山志》记载:“石羊城在张超谷之西,乃黄初平、黄初起弟兄二人得仙之地。”也就是说,仙峪是黄初平、黄初起哥俩成仙的地方。
这二位又是何方神圣呢?也许,说起哥哥黄初起大家有点陌生,但是,弟弟黄初平成仙后在民间知名度甚高,他就是鼎鼎有名的道教神仙——“黄大仙”。
相传,黄初平是丹溪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以放羊为生。有一次放羊久而不归,哥哥黄初起找了他四十年。后来,从一个道士口中得知弟弟在华山牧羊,于是黄初起便来到此处找到了弟弟。哥哥问:“你放的羊在哪里?”弟弟回答:“在白羊峰上。”哥哥向白羊峰望去,只见满山白石,哪有羊的样子。正在疑惑之时,只见弟弟黄初平向山峰上白石叱喝一声:“羊起!”于是,满山白石变为山羊。随后,哥哥黄初起也修道成仙。仙峪因而得名。后人将黄初平叱喝白石处称为石羊城。
那么,仙峪为什么叫作车箱谷呢?这源于一个动人而又古老的民间传说。
古代中国地理名著《水经注》载:“天下十八水府,华山车箱潭乃第七水府也。”相传,古时关内若逢旱灾,山下百姓便前往车箱潭祈雨,非常灵验。此事传到京师,朝廷派来官员在潭边祭祀祈雨。明《华山志》记载,宋仁宗每年都要向潭内投放金龙玉简,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车箱潭被封为“丰润侯”,香火旺盛,祭祀不绝。
车箱潭又为何“有求必应、有祈必雨”呢?这是一个传说里的传说。
古时在仙峪山外王道村有一邢姓人家,女儿长得姿容绝佳,犹如出水芙蓉。但到婚嫁年龄时,父亲身染重病,久治不愈,邢家女儿张榜求医,不惜以身相许。一天,有一少年揭榜登门,医好了邢父沉疴,便与邢家姑娘结为良缘。迎娶之日,少年只让邢家送至仙峪,说是自然有人来迎。当送亲队伍来到仙峪,一股旋风呼啸而来,将新娘子卷入车箱潭之中。当晚,邢家女儿托梦家人,称自己所嫁为车箱潭龙君太子,今后若遇旱祈雨,只需将石头烧烤,掷入潭中为信,即可降雨。村中父老乡亲遇旱如法相试,果然应验。为感念邢家女儿恩德,乡人遂于斜岭凿洞立祠纪念,香烟缭绕,称为邢家姑姑祠,为峪中一道别样风景。至今,这段孝和爱的民间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
“亭”婷玉立
(二)
仙峪,不仅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它还是一个聚天地之灵气、融山水之精华、集自然与人文之大成的地方。
这是一个可以让灵魂栖息的地方。仙峪深五十余里,站在峪口向里望去,群山起伏,峡谷悠长,山路崎岖蜿蜒,多处路段凿崖,栈道索桥贯通其间,宛如一幅动态水墨画。进峪五里处,斜岭横阻,给人谷尽路绝之感,然而越岭横渡,又平添柳暗花明的情趣。水是峡谷的灵魂。仙峪之水温润清澈、明如玉,却又活泼可爱、调皮生动。它一路欢歌,时而跳涧越石,时而穿花绕树,平仄蜿蜒,变幻莫测。悬崖处又跌宕为瀑,狭窄时则扭动成练,白而发亮,飞花溅玉。峪道深处,大大小小的水潭像珍珠撒落河道中,形态各异,潭深深不见底,潭浅浅及裤腿。于是,仙峪的唯美为华山的壮美增添了一抹柔情与温馨,山的奇特与水的灵秀交织在一起,让游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每至盛夏酷暑时期,进峪乘凉度假的游人络绎不绝,寻幽探胜者更是摩肩接踵,纷纷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那份宁静与清新。
这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逍遥亭、杨公桥、灵虚台、火龙洞、白雀寺、羊公石室……洞洞有传说、台台有故事、处处有遗迹。“自古杨氏出华阴,华阴杨氏出仙峪。”仙峪是我国杨氏宗族根脉所在地。据《左传》等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太傅(姬姓羊舌氏)叔向的后人避难华山仙峪。在这里以叔向的封地杨氏县为自己的姓氏,历史上形成了“天下杨氏出华阴”的局面。从此杨氏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逐渐枝繁叶茂,待风声平息,杨氏先祖从仙峪中走出,登上历史的舞台,书写了杨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唐代诗人杨炯与同僚来仙峪寻访先人踪迹,写下了“太华千彻,长河万里,则吾土之山泽,壮于域中;西汉十轮,东京四代,则吾宗之人物,盛于天下……仙台可望,石室犹存”的词句。
这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仙峪不仅自然风光如诗如画,而且矿产、药草等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金、铁、水晶石等。贵重药材有灵芝、何首乌等。1992年华山灵芝研究所采取灵芝菌种时,从仙峪采回一只高80公分、重8.1公斤的巨型灵芝,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誉为华山仙草中的又一奇观。2002年,在峪中发现江河永固中华石,现放置于华山北峰平台。仙峪美景“带燃”了民宿,“带火”了餐饮。位于仙峪景区的仙峪口村打造出集餐饮、民宿、休闲于一体的山峪游,村民通过做旅游服务,鼓起了钱包,挺直了腰杆,住上了洋房,开上了小车。一座座民宿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让游人沉浸在山水民宿之中,遇见最美的山里风光。2020年,仙峪口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列。
吊桥激流
(三)
仙峪,不仅仅是华山的、秦岭的,更是渭南的、陕西的……
秦岭北麓,千沟万壑,分布着大大小小无数的山谷。这些大大小小的山谷,犹如一条条游龙,面向着关中大地,集溪成河,从各个峪口,向关中平原输送着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滋养着三秦父老。这些峪口,我们习惯把它们统称为“秦岭七十二峪”。
但秦岭北麓到底有多少条峪道?峪道内都有什么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等?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答案。“秦岭七十二峪”也只是一个虚数而已。经过卫星遥感图+人工现地核查,现已探明陕西秦岭北麓共有峪道302条,其中西安147条、宝鸡82条、渭南73条。
“峪”者山谷也。峪既是地貌的代名词,也是文化的载体。如今,“秦岭七十二峪”已经是陕西秦岭重要的代名词之一,对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学者肖云儒先生说:“秦岭北麓是秦岭的精华,而秦岭北麓的这些峪道则是秦岭北麓的精华。”就拿仙峪来说,无论是从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历史来看,它不仅是秦岭山水的通道和承载者,更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传递着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于我们了解和传承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今,仙峪已成为诸多游客愉神、愉心、愉志的好去处。林木茂盛、植被丰富,河水依村流淌,溪水潺潺,山水相依,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典范。让我们一起走进仙峪、游在仙峪、保护仙峪,让秦岭变得更美丽、更美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