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就业创业培训经常化规范化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2015-08-20 11:27
  

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临渭区充分发挥职业培训资金的作用和培训促就业功能,探索做好就业创业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创新培训模式,坚持常年送培训下农村、进企业、到社区,有效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今年以来,该区已举办就业培训26期,培训1300人,技能鉴定1200余人。其中:在镇村举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7期,培训850人;在企业举办技能提升培训4期,培训200人;在社区举办城镇失地农民技能培训5期,培训250人。举办创业培训10期,培训250人,其中:在农村举办创业培训5期,培训125人。

整合资源,形成培训合力。该区整合相关部门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职能,引导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区人社部门把符合条件、愿意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6家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全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强化镇办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发挥镇办劳动保障基层平台作用,积极做好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形成覆盖区、镇、办,延伸到村的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体系。 

加强管理,确保培训效果。建立了定点培训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对定点培训机构每年认定一次,实行末位淘汰制。严格开班制度,各定点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都要向区人社局申报培训报告,经批准后方能开班。进一步加强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实行“一班三查”,即:开班督查、班中抽查、结业检查。建立培训机构选择镇办、镇办选择培训机构的双向选择和培训效果、技能鉴定与培训补贴挂钩机制,将培训责任落实到培训机构,落实到镇办,落实到企业。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提出整改措施,指导定点培训机构更好地开展好培训工作。 

选好专业,满足不同群体。根据市场需要和各镇办的传统以及群众需求,该区按照“一校一专业、一镇一特色”的思路,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目前,开设有家政服务、手工刺绣、手工编织、十字绣制作、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激发了培训对象的积极性。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要,开展了培训下农村、进企业、到社区活动,达到了方便群众、服务企业、促进培训的目的。在培训中做到内容多样化,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重,边学习,边实践,注重技能操作,还对现场做的烹饪菜肴让参训者品尝,为学员提供材料供他们练习编织、刺绣,编绣好的手工制品自带,激发了群众的参训热情,使每期培训人员爆满。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对具有创业愿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人员等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指导,并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搞好鉴定,做好后续服务。实行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为群众提供培训、鉴定“一条龙”服务,由区职业技能鉴定所及时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结业的学员,进行严格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鉴定考试,成绩合格者将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临渭区全民科学素质办公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