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城县辖17个镇,辖区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人口77.6万,其中城镇人口约21.4万。现有8个城镇社区,分别为城关镇古镇社区、北关社区、达仁社区、关帝社区、东街社区、西府社区,罕井镇罕井社区和孙镇东陈社区。
为加强社区党建和居民科学素质工作,近年来,蒲城县社区工作以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为抓手,按照整合资源、配强班子、健全机制、创新载体的工作思路,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一是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形成合力。县委、县政府对社区工作高度重视,分别在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委会上对社区“三有一化”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详细听取了有关单位的情况汇报,还就此项工作下发了会议纪要,要求按照省市要求尽快予以落实。全县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培训,确保整体队伍素质。县委组织部通过专题讲座培训、社区间交流参观、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加大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每年至少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培训2-3次,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三是注重调研,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为了合理下达社区分年度达标任务,采取查表册、看阵地、听汇报等方法,对全县社区现状和“三有一化”进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全县社区建设的整体情况。在全县组织开展了社区“评星晋级,科学发展”活动,各社区对照考核标准,对各自工作进行了逐项自查和民主测评, 2010年,东陈社区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区。2011年,达仁社区被评为五星级社区,古镇社区、关帝社区和东陈社区均被评为四星级社区,全县2011年度社区“三有一化”建设达标任务全面完成;四是多策并举,确保工作经费落实。随着社区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报酬纳入财政预算,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得以健全,保证了社区工作的必要支出,增强了社区的工作实力;五是整合资源,构建社区党建区域化工作格局。以组织开展“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月”活动为契机,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将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楼院上、志愿者服务队伍上和“两新”组织上(城关商会、华威商贸),进一步整合了基层组织资源,延伸了社区党建工作触角;以组织开展“四联”主题党建活动为抓手,按照“量力而行、协商自愿”的原则,以党员教育、平安建设、扶贫帮困、城市创卫、科普宣传等为活动内容,由机关党组织一对一包联社区党组织,帮助其解决在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些驻区单位(农业局、财政局、文化馆等)的健身场所还向社区党员群众免费开放,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以组织开展“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为载体,在社区党员中推行党员情况登记卡、服务承诺卡、活动登记卡、征求意见卡“四卡”跟踪管理制度,了解和掌握社区党员中具备的人力、政策和社会等各方资源,帮助社区党员群众学习政策、掌握信息、开展交流,做到了“党建联抓、设施联建、卫生联管、和谐共创”,拓宽和丰富了基层党建工作内涵。以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已初具雏形。通过加强领导、深入调研、强化培训、多策并举、整合资源、齐抓共管,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不断合理、办公经费和待遇逐步落实、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得以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为切实提高全县居民科学素质奠定了扎扎实实的软件和硬件基础。 (蒲城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陈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