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解之谜: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

    难解之谜: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
    我们都知道,宇宙浩瀚无穷。但我们朝任何一个方向望去时,宇宙最遥远的可见区域大约在460亿光年之外。但这实际上,还只是我们的一个最佳估计,因为没有人确切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 我们能看到的最遥远距离,是自宇宙大爆炸之后光传播的距离(或者更准确地来... 

    2021-04-07

  • “中国天眼”向全球分享宇宙视野

    “中国天眼”向全球分享宇宙视野
    3月31日起,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把它拓展出的观察宇宙的视野分享给全世界。 中国天眼是迄今世界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灵敏度是此前世界第二大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2.5... 

    2021-04-07

  • 迄今最原始太空天体现身

    迄今最原始太空天体现身
    2019年8月被发现的博里索夫彗星与太阳系的任何彗星都不一样。对其彗发的两项研究表明,它比人们之前看到的任何星际物体都原始。彗发是包裹在彗星周围的尘埃和气体云,当彗星划过太空时,尘埃和气体云会显现出来。 博里索夫彗星穿过太阳系的轨道意味着它一定来... 

    2021-04-07

  • “中国天眼”全球开放说明了什么

    “中国天眼”全球开放说明了什么
    3月31日起,中国天眼面向全球开放,各国科学家均可提出申请,经审核后使用中国天眼开展观测和研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科学资源,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围堵和孤立此起彼伏,中... 

    2021-04-07

  • 太阳粒子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它会破坏我们的臭氧层

    太阳粒子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它会破坏我们的臭氧层
    当我们思考太阳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时,通常会想到太阳辐射,我们非常清楚紫外线辐射灼伤皮肤所带来的痛苦。尽管太阳为地球生命提供能量,但潜在的危险似乎无处不在。太阳是一颗活跃的恒星,不断地释放所谓的太阳风主要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带电粒子,以每秒... 

    2021-04-07

  • 多型长征系列火箭联手助力载人空间站任务

    多型长征系列火箭联手助力载人空间站任务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超过40次,全年发射次数和数量将再创新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多型长征系列火箭联手开启的空间站建设任务在我国航天历史上,这也是首次由多型长征系列火箭执行同一任务。 据悉,我国将在今年开启空间站建... 

    2021-03-05

  • 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

    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
    我国自主研制的50毫米白光日冕仪近日成功观测到内日冕,并获得了白光日冕像。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三大层次。日冕是最外层结构,很难被观测到,原因在于日冕的物质密度稀薄,亮度比太阳圆面中心至少弱20万倍,再加之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 

    2021-03-05

  • 虚拟技术“解锁”密信

    虚拟技术“解锁”密信
    想象一下,不用打开信封就能知道信里写了什么。这种科幻片里的场景已经变成现实。近日,借助一种计算方法,研究人员首次在不打开信的情况下阅读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密封信件。3月3日,刊登于《自然通讯》的这项研究让人们对历史上的通信安全有了更好的理解。... 

    2021-03-05

  • 中国5G连接数已逾2亿

    中国5G连接数已逾2亿
    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日前在上海开幕,80位展商带来他们在毫米波、5G行业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产品和展示。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智库预测,截至2020年底,全球有149家运营商在57个国家和地区商用5G网络,而中国的5G连接数已超过2亿,遥遥领先全球。行业... 

    2021-03-05

  • 科学家开发出新款无人机:以昆虫为灵感

    科学家开发出新款无人机:以昆虫为灵感
    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以昆虫为灵感的无人机。这款设备重量仅为0.6克,相当于一只普通大黄蜂的质量。 据科研人员介绍,常见的无人机往往需要在宽阔的空间里飞行,而这款设备更为灵活,能像昆虫般在极为狭窄的空间里... 

    2021-03-05

  • 首页
  • 上一页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下一页
  • 末页
  • 6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