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明朝王爷的名字放在一块,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2019-04-14 22:16
   如果你对明朝的八卦略有耳闻,就会知道明朝的皇帝,往往身兼数职,比如说:木工小达人天启帝朱由校,热衷cos、旅游的正德帝朱厚照,三十年不上朝的宅男万历帝朱翊钧
等等等等.为啥老朱家出了这么多“斜杠青年”那是因为,他们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真实身份是个“化学家”,这都是遗传的力量呀~
朱元璋是一个能干的人,会带兵,会打仗,会当皇帝,开创了大明王朝,还是个化学家……真不开玩笑,在网络上,还有人称朱元璋为“化学教父”呢!先来看这些明朝王爷的名字:
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
朱在铁、朱在钠、朱均钚、朱奉镅
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铜、朱恩钾
朱帅锌、朱寘镧、朱征钋、朱效钛
朱效锂、朱诠铍、朱弥镉、朱諟钒
……
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元素周期表
你可能会想,乖乖!朱元璋同学是潜伏在明朝的理工男啊,竟然都用化学元素来给皇室后代起名字?但是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比如,镭元素是居里夫人在1902年发现的,但这位朱慎镭老哥是万历年间人,1577年被封为永和王,当年的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这么拉风吧。那,放着几千个常用汉字不用,明朝王爷为什么起了这么高冷傲娇的名字?这确实是拜他们那个强迫症祖先朱元璋所赐啊!
众所周知,朱元璋原名朱八八,他爸名为朱五四,爷爷朱初一,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五世祖朱仲八,都是用出生日期命名的名字,在元朝,只有最底层的百姓才这么取名。朱元璋登基当皇帝后,对这些low爆了的名字深恶痛绝,生怕自己的后人也取出这么下贱的名字。于是朱元璋就派人给自己二十四个儿子侄子写了二十四首五言绝句,比如,太子是: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是: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他要求皇室子孙起名时,名字的第二个字必须按照诗的顺序往下排,其实就是字辈了。比如,燕王的后代名字是这样的(这些人后面都做了皇帝):
朱高炽(仁宗洪熙皇帝)
朱瞻基(宣宗宣德皇帝)
朱祁镇(英宗正统/天顺皇帝)
朱见深(宪宗成化皇帝)
朱祐樘(孝宗弘治皇帝)
你可以对照上面的诗查看。
定了第二个字就够了吗?至少对于强迫症朱元璋还不够。比如说,太子家的第八代是“朱大X”,要是你给他取名“朱大狗”,不就比朱八八还难听吗?
朱元璋一想,他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比如太子叫朱标,燕王叫Judy(划掉)朱棣。
木是五行之一,朱元璋决定,皇室子孙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就以五行当偏旁。他儿子是木字旁,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木生火,孙子就是火字旁,
火生土,曾孙是土字旁,
土生金,玄孙是金字旁,
金生水,五世孙是水字旁,
水生木,六世孙又回到了木字旁。
以此类推,朱元璋定好了他后代名字的偏旁。
这下,朱氏子孙能起出高大上的名字了吧?可惜啊,朱元璋忽略了一点:他的儿孙们太能生了!一开始,大家还用什么“铭”“钰”“钧”等相对好听的字命名,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字不够用了!
那怎么办?王爷们一想,太祖只规定了最后一个字的偏旁,也没有说这些字一定要特别高大上。于是,他们就给娃们起出了这些名字:
朱申锯、朱恩钱、朱觐锥、朱弥铲、朱弥钳……虽然“锯”啊、“铲”啊、“锥”啊,听起来都和工具一样,但总算能符合祖训了,至于有没有辜负太祖的一片苦心,王爷们也顾不上了。不久,这些王爷又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连这些字都不够用了!高大上的字和土得掉渣的字都没了,所有符合祖训的字都被他们用完了。怎么办?造!于是,大批大批的生僻字被造了出来。这就是文章最开始那二十个人名字的由来。朱元璋这个化学界的“先知”,让他的后代创造了这么奇葩的名字;而数百年后的另一个化学天才,更使得朱氏子孙的名字“流芳百世”。这个人叫徐寿,清末著名造船家、化学家、翻译家……总之,就是个全才。当时,化学元素周期表刚传进中国,又是化学家、又是翻译家的徐寿,自然就担当起了翻译元素周期表的工作。
这些元素中有几样是徐寿知道的,比如金银铜铁锡。他发现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名字还都是金字旁。于是他就定了一条规矩:所有金属,翻译的时候都用金字旁。除了金属,元素中还有一大类是气体元素。他又自然而然地定了第二条规矩:所有气体元素,翻译的时候都用气字头。剩下的呢,就都用石字旁。俗话说得好:立的flag迟早要还,徐寿遇上了跟那些早已被人遗忘的明朝皇室一样的问题:字不够用!而且元素不像明朝皇室可以用常用字来命名,以免产生歧义,比如假使某个元素叫“钱”,那“用很多钱打造了一柄宝剑”,这句话到底几个意思?除了那些“古已有之”的元素,徐寿只能用一些生僻字来翻译这些元素。徐寿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足够的生僻字。直到有一天,他翻开了《明史》。看到了那些王爷的名字后,大喜过望,立马根据元素英文名的谐音选出了适合的字。金属这一块算是解决了。但在石字旁和气字头上,再也没有人能帮得了徐寿了。但是那些明朝皇室的名字给他增添了信心:既然明朝皇室可以造字,我徐寿凭什么不行?于是,他就按照他自己定的规则填补了全部元素周期表,只有两个是例外:
一个是汞,虽然是金属,但没有用金字旁,因为汞是液态的,而且这个字古已有之。另一个是溴,非金属非空气,本应用石字旁,但它的形态一般是液体,所以改用三点水。从此,每当有新元素被发现,中国人都会按照徐寿的规定来翻译。比如在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确定了四个新元素的中文名,全都是按照徐寿规定的偏旁翻译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张化学元素周期表,清人徐寿功不可没。而谁能想到,这张表里,朱元璋的巨大贡献呢?
明太祖,不愧是现代化学的教父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