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稀土世界的“摘星人”

来源: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渭南科普2021-07-20 16:11
  

绘本《稀土世界的摘星人:徐光宪的故事》内页。

■左文萍

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之下,有许多珍贵的资源在沉睡着。稀土,就是一颗埋藏在中国大地的夜明珠。有一位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坚韧,千淘万漉,将这颗沉睡的明珠唤醒,灿烂出土,造福四方。这位科学家,就是徐光宪院士。

早在1794年,芬兰化学家加多林在一块矿石之中,分离出第一种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稀土为镧系元素和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

稀土并不是土,属于金属元素,是非常宝贵的矿产资源。它被称为“万能之土”“工业黄金”,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纺织等各领域,小到我们的电脑屏幕,大到人造卫星,其中都有稀土的身影。

中国已经探明的稀土资源为世界第一,但在过去,因为没有掌握先进的萃取工艺,欧美长期垄断国际稀土市场。我们只能将宝贵的稀土以“土”一般低廉的价格卖到国外,再以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从国外进口深加工的稀土产品。这种窘迫的状况,被徐光宪和他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彻底打破。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拥有了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创造了属于中国稀土的奇迹。这一切的背后,站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他每周工作80小时,从来没有节假日,写满了整整四大本萃取理论笔记,推导出了100多个稀土萃取公式。

在写作《稀土世界的摘星人:徐光宪的故事》时,笔者也仿佛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创作之前,笔者用了大量时间阅读徐光宪的传记资料、采访通稿、理论著作等,被徐光宪科学报国的赤子之心、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润物无声的教育情怀深深感动着。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啊?”童年时的徐光宪总是喜欢问这些大人眼里的“傻问题”。遥远的星空充满了奥秘,深深吸引着徐光宪。他尝试着用两块透镜和纸筒做成了一个简易望远镜,果然,星空离他更近了一些。这份对世界的好奇、对问题的执着追寻伴随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

徐光宪的中学时代,日本侵略者在城市上空投弹,他们的学校转移到乡下的破庙里,继续艰难地进行学业。热爱祖国,成为了少年徐光宪心中最坚定的信仰。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时,徐光宪以出色的学术成就获得了美国科学界颁发的两枚金钥匙。金钥匙不仅象征着开启科学之门,也意味着徐光宪可以轻松获得高薪、优越的生活。然而,徐光宪和夫人高小霞却毅然选择回国,“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1972年,在北大任教的年过半百的徐光宪接到了艰巨任务——分离稀土元素中的镨钕。镨和钕,在希腊语中是双生子的意思。这是一个国际难题。徐光宪率领团队,白天“摇漏斗”,晚上推导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在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艰辛努力之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诞生了。

正是这项先进的萃取技术,让中国的稀土市场焕发生机——沉睡多年的“夜明珠”顿时灿若朝霞。

徐光宪将这项技术无偿奉献给了祖国,并马不停蹄地在各地召开培训班,在国营工厂中进行推广。一排排的萃取箱连接起来,一端放上稀土原料,另一端就源源不断地产出高纯度的稀土产品。

如今,虽然徐老已经故去,但他的身影化为了科学天空中一颗璀璨的星,照耀着所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

(作者系《稀土世界的摘星人:徐光宪的故事》创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