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李圭白: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院士

来源:中国科学家 编辑:admin2023-05-24 09:49
  

有一位院士,长期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开发的地下水除铁除锰新工艺一度使得全国80%以上的水厂受益,带领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他就是中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水处理技术、市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

李圭白在办公室工作时留影

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专业的李圭白,被分配到了给排水工程专业学习,成为新中国给水排水专业的第一批大学生。从此,他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77-2班毕业师生留念

(一排左四为李圭白

1955年,李圭白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他除了担任“给水处理”等三门专业课以及其它两门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工作,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专著教材的编写工作。由哈工大出版社出版的《给水排水》和我国第一套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高校通用教材《给水工程》,都是由他执笔参与编写的,正是这两本教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奠定了在我国给水排水专业的领军地位。

教学工作之余,李圭白在科研上同样硕果累累。对于地下水除铁除锰这一瓶颈课题,李圭白引入了催化技术,将反应效率大幅度提升,从而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接触催化除铁除锰新工艺。该工艺因地制宜,大幅度降低了反应成本,非常适合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因此,短短在十几年内,这套工艺迅速推广到全国80%以上的水厂,成为我国水厂的代表性工艺,并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对环境质量的重视,水质问题逐渐广受社会关注。进入20世纪 80年代后,李圭白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开始进行饮用水除污染、水的凝聚和助凝、凝聚和絮凝过程控制等的研究。

对于饮用水除污染方面,李圭白摒弃了国外普遍采用但难以推广的高成本办法。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论证,惊喜地发现高锰酸钾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据此他创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锰酸钾及其化合物的工艺,这一工艺不仅减少污染、利于环保,而且经济有效、易于实施,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地下水曝气接触氧化法除锰”于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水处理中应用最广的方法是凝聚和絮凝,但其反应过程相对繁复,影响因素过多且难以控制,长期困扰着工程技术界。李圭白带领课题组就这一前沿课题开展研究,并于1991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流动电流检测仪,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由他研制成功的絮凝粒子检测单因子控制法,适用于一切给水、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这两项成果均顺利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形成了系列产品,成为我国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的典型案例。

李圭白为我国给水排水和水处理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授予他“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圭白的一生,不仅在科研技术上造诣颇深,在育人授业上亦是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尤其注重创新思维的培育和发展。在他执教的48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优秀人才,数十名博士和硕士,堪称桃李满天下。

他一直坚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60岁做实验,70岁下现场,80岁写文章,90岁出专著,他把无尽的热情和智慧播撒在我国水处理行业进步的大道上,勾画着我国水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