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咳止咳”要不得 咳嗽时应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来源:未知 编辑:渭南科普2018-10-13 22:32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咳嗽的经历,有些人咳嗽的持续时间还比较长,那种动不动就咳一下的感觉实在让人不胜其烦。为了解决咳嗽的困扰,不少人会自行服用止咳药,但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这是怎么回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咳嗽时最忌“见咳止咳”,随便服药。其实,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比如一个人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米粒吸入气管,或者其呼吸道内存在病理性分泌物,机体就会发生反射反应,表现为试图通过咳嗽将这些异物排出。也就是说,咳嗽不是病,引起咳嗽的原因才可能是病。

  同时,能够引发咳嗽的疾病也非常多。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了常见的感冒,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也会引发咳嗽。同时,某些鼻部疾病也会引发咳嗽,比如对于鼻窦炎患者来说,如果鼻腔分泌物倒流到鼻后、咽喉等处,就有可能引发咳嗽。另外,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说,如果胃酸反流到咽喉,也会引发咳嗽。

  由此可见,咳嗽时盲目用药并不可取。长期咳嗽会给人们带来学习、工作、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不过,大部分长期咳嗽都可以找到病因。因此,大家如果出现长期咳嗽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请医生帮忙找到病因,并积极接受治疗。

  此外,针对常见的感冒引发的咳嗽,还向大家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流行病高发期间,外出需要戴口罩。

  4.注意饮食健康,应以清淡为主。

  5.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6.及时接受预防注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