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耐药怎么办

来源:科普时报 编辑:admin2023-11-11 20:26
  

视觉中国供图

□ 科普时报记者 罗朝淑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呈较快增长趋势。作为支原体感染的优选药物,阿奇霉素被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那么,肺炎支原体为何会对阿奇霉素耐药?哪些药物可以替代其治疗?科普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王婧。

肺炎支原体通过碱基突变来实现耐药

王婧介绍,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呼吸系统感染的致病微生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为肺炎支原体的首选治疗药物。但是,近年来,由于阿奇霉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肺炎支原体对其产生了耐药性,导致阿奇霉素的疗效下降,甚至无效。

对此,王婧解释,这是由于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所致。“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增加菌群的选择性压力,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抗菌药物在杀灭易感菌株的同时,本身也会促进耐药菌株的繁殖,这是致病微生物逃避被消灭、实现迭代的重要路径。”王婧说,阿奇霉素属于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因此出现滥用或者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较多,更容易导致肺炎支原体对它的耐药率越来越高。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耐药,主要是通过相关基因位点的碱基突变来实现的。

要严格控制阿奇霉素的使用范围和适应证

如何缓解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现象呢?

王婧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控制阿奇霉素的使用范围和适应证,只在确诊或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时使用,并根据耐药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二是加强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对阿奇霉素耐药性的认识和警惕,规范用药行为和习惯,遵循“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途径”这个原则;三是要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和耐药性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流行情况和耐药趋势,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使用阿奇霉素替代药物需注意利弊

阿奇霉素的替代使用药物,除了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替代药物之一,对耐药肺炎支原体具有确切疗效。但是,这类药物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因此只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和成人。

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也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替代药物之一,对耐药肺炎支原体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类药物存在关节软骨损伤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因此只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人;18岁以下儿童使用该药物属于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的知情同意。

其他类别的药物如利福平、克林霉素等,也有在部分地区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

为了减少耐药的出现,在使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有无改善。如果在72小时内,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好转,应考虑换用其他类别的抗菌药物。

(责任编辑:admin)